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广泛而深远。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信息化发展迅速,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推进我国信息化科学发展,引起了致公党中央的关注。
2011年,致公党中央就信息化建设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国信息化科学发展的若干建议》,得到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对建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仔细研究、落实。这份报告背后,凝聚着致公党各级组织长达数月的辛勤努力。
2011年4月起,历时3个月,致公党中央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组成调研组,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王钦敏和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共同率领联合调研组,就如何加快推进我国信息化科学发展先后赴北京、广东、福建和河南等省市有关地区进行调研。
曾经担任福建省科技厅厅长的王钦敏是我国信息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09年被聘为广东省“数字广东”研究院首任院长。由他带队调研信息化科学发展,使调研组一开始就萦绕着浓浓的专业氛围。
在广东调研期间,王钦敏常务副主席、杨学山副部长充分肯定了广东省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取得的成绩。调研组注意到,广东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较高,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和信息化管理等各方面都很有经验。在福建调研期间,调研组对福建省电子政务网、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社保卡应用进行了调研。福建省在信息化建设中始终坚持统一领导、规划先行、整合资源、规范运作、保障安全的原则,积极推动和实现福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科学发展,给调研组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河南调研期间,调研组先后听取了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洛阳市政府和信息化相关部门的工作汇报,与十多家企业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多家信息化建设相关企业。调研组注意到,为发挥信息化的“倍增”和“催化”作用,河南积极实施企业信息化应用推进工程,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推进工业设计智能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自控化、经营管理网络化,推动软件技术、集成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产品与传统工业的衔接。郑州市还被国家工信部批复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
信息化根本的灵魂是数据,特别是来源于基层的基础数据。为了掌握更丰富的信息,调研组还向澳门赌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放了“信息化科学发展调研问卷”,收到省级回馈卷30份,地市级回馈卷147份,获取了大量的一手信息,对我国信息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意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如何将调研获得的信息进行理性分析?2011年6月20日,调研组在北京组织召开信息化科学发展座谈会。来自中共中央办公厅信息中心、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及多个部委的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交流了各自信息化发展情况和经验,讨论了当前制约信息化科学发展的相关问题,并对“十二五”期间信息化科学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根据各方了解的信息,致公党中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国信息化科学发展的若干建议》。致公党中央认为,我国信息化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突出表现在:对信息化的系统性、统筹性和对国民经济社会的驱动力认识不足,信息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和商机认识不足,信息安全和信息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未能理顺。
针对上述问题,致公党中央建议:把推进信息化确立为基本国策,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要制定国家信息化战略,把信息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推进信息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加快信息化立法进程,保障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健全信息统计指标体系。将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渠道和考核评估体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实现管理体系创新和科学发展。理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设立国家层面的信息化建设协调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和指导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统筹协调信息化的管理职能,指导和支持国家和地方信息化专家咨询组织建设。
信息化的核心问题是信息数据的有效应用,致公党中央建议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共享和应用服务。明确基础信息资源的建设机制,促进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应用,建设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体制。有计划地培育一批链接信息拥有者和信息用户的公共服务机构。
针对如何整合政策、市场、技术与产业资源,促进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致公党中央建议,发挥大国大市场的优势,加强市场、技术与产业资源的整合。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尽快出台进一步鼓励信息技术创新的扶持政策,从投融资、税收、进出口、装备采购、企业认定、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管理和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加大对高新信息产业扶持力度。设立信息化科学发展示范区,先行先试探索符合我国各级政府、重点行业和各类社会组织发展特点的信息化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科学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