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赌场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秦大河常委提出:科学统筹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3-06-2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需要统筹考虑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为此建议:
  一、应用气候与环境友好的协同控制策略控制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在气候与环境友好的协同控制策略中,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是主要措施,建立低碳环保消费模式是结构调整的重点,建立气候与环境友好的政策措施体系是手段,建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出台相应政策。
  二、国务院应综合考虑应对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把2020年前的我国经济增速预期指标调整到7%。要尽快改变一些地方不讲科学的过高GDP增速预期,抑制盲目投资冲动和产能扩张。加强低碳发展顶层设计,研究提出低碳发展路线图,争取在2025年之前达到碳排放峰值,之后逐年递减。加快完善低碳发展制度框架,推进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完善低碳发展政策体系。
  三、尽快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将其指标明细化。要加强大气污染相关立法工作和信息公开发布,对大气污染治理有法可依。建立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区域内省级人民政府参加的区域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和考核监督。强化目标责任落实,将环境空气质量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环保绩效考核体系,严格考核问责。
  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大气污染的监测预警机制。从科学层面继续开展对大气污染及雾霾天气形成机理和污染迁移规律研究,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决策技术系统的跨部门科研合作。推进区域大气污染监测数据资料的跨部门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及时为政府和公众提供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
  五、开展科普教育,增强全社会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大气污染的公民意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大气污染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全社会对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企业生产方式、民众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大气污染的氛围。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