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背景下,如何依托创新驱动引领科技、经济新发展,是北京市海淀区委、区政府亟待求解的难题。日前,一场主题为“‘互联网+’背景下创新驱动引领海淀新发展”的专题协商会在海淀区政协举行,区委、区政府和多部门“一把手”同时到会听取建言,与区政协委员一道“解题”。
■构建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是基础
“‘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还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其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均有多重效应,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全面把握。”澳门赌场委员、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常委王小兰在会上道出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她认为,京津冀发展规划已出台,海淀区的定位就是“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创新集群性的区域而言,持续构建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才是基础。
“对于海淀区政府而言,不是依靠上项目、财政补贴和招商引资,而是应该依靠营造和完善宜居和宜业的环境,创造国际一流的生态系统构建发展环境。”王小兰坦言,今后政府应从单向行政管理的监管者向治理者转变,从刚性监管向差异化监管、柔性监管和适度监管转变,而不是把企业投资、科研院所等要素简单组合在某一个生态链。
海淀区政协主席彭兴业对此表示认同,并提出,在当前传统产业发展趋同的情况下,要保持海淀区中关村科技领头羊地位,创新驱动应该成为海淀区解决的核心问题。
■加强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业态建设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然会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区政协常委马一德花费了半年走访调研,发现多数企业存在知识产权抵押融资难、预热和转化能力薄弱等问题,银行贴息政策也并未普惠到企业。马一德认为,这一现状与海淀区的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空白区不无关系。“很多企业有数十个甚至数百个专利,而我们没有懂技术、法律和商业运作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只好把这些专利和商标锁在保险柜里。”为此,他建议加强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业态建设,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局和知识产权法院都设在海淀的资源优势,建立大数据库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来自华为公司的代表闫新也表示,知识产权体系中的专利制度是促进和保护创新的制度,平衡权利人和公共利益,归根到底就是保护先进淘汰落后的有效机制。他希望政府部门重视专利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大家知道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吗?在我们调研华为等企业时也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科技创新力量最强大的民营科技企业没有诞生在科技资源、创新人才最密集的海淀区?”彭兴业说,“这也是区政协研究的课题,希望大家多一点思考和研究。”
■推动互联网经济走向应用和服务深化
“大健康产业与老龄化、消费习惯息息相关,也是一种时代发展的趋势。”会上,区政协委员王颖抛出的大健康产业话题也引发了关于“互联网+”精神和思想的讨论。
“我们认为‘互联网+’不是简单的O2O,也不是几个App,互联网应该是精神和思想,它的精神思想内涵起源于分享、创新和平等。”区政协委员韩笑冰说,“互联网+”思维与医疗大健康产业对接,必然会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
“新常态下大健康产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新兴产业,必将获得迅猛发展。”王颖建议,利用世界+中国+京津冀+海淀跨区布局,大力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
委员们也提出,“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要通过整合线下实体的生产和线上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对接,让众多资源共享,推动互联网经济走向应用和服务深化的新阶段。
韩笑冰则盼望区政府围绕大健康产业尽快打造一些移动医疗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办医,为海淀的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因为“未来的竞争,已经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经济生态圈与另一个经济生态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