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关于促进“互联网教学”的提案
第一提案人:钟秉林
承办单位:教育部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进展成就显著,上学难的矛盾得到缓解。同时,上好学校难、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公平和质量问题不断凸显。化解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互联网和教育有机结合,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
从发展机遇而言,首先,互联网技术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条件。以“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等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有利于学习者共享课程资源,进行个性化的线上学习。同时,也为探索线上教学和线下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创造了条件。其次,互联网技术为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开拓了新路径。利用互联网技术多元而便捷地获取教学资源的特点,可以把有限的投入集中到优质线上课程的建设上,并通过建立共享机制进行优质教学资源的均衡配置,以效率促公平,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第三,在线课程联盟的构建为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搭建了新平台。以Coursera、EdX等为代表的在线课程联盟的发展,加速了国际化课程、教材和课件的跨国流动与共享,也必然伴随着先进教学理念、现代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的跨国传播与融合,从而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国际拓展、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改善学校国际形象搭建了新平台。
为促进互联网教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引导学校主动应对互联网教学带来的挑战
1.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要突破“千校一面”“万人一面”的培养模式的禁锢,建立富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多样化的质量观和现代的教学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探索多样化和个性化培养。
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慕课”“微课程”等线上课程资源,可以实现学习过程的“翻转”:将学生接收知识的环节从课堂讲授转移到课前线上自学;而在课堂上则通过教师组织引导、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将学生课前个性化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实现知识内化的部分功能。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彰显教学水平和特色,改善学习效果和效率。
3.促进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学习过程的翻转,导致了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要优化教学评价标准,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激励教师研发网上课程,参与线上教学;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线上自主学习。
4.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加强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和学生管理机制,调整教学组织形式乃至教室布局;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证体系,重视学生学习效果跟踪和评价机制的建设,强化评价结果反馈和改进机制。
二、要推进“互联网教学”良性发展
1.加强连结与互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连结和互动,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分散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要引导学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改善学习效果。
2.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要优化学习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教学及其管理平台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及时评价和反馈线上学习效果;要改善教师的线上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自律性和选课完成率。
3.探索和完善互联网教学的运行机制。要厘清线上教学的公益性与盈利性的关系,优化“慕课”、“微课程”等课程联盟或协作组织的运营模式,筹集线上教学经费。要研究线上课程标准与认证方法,探索学分转换、学分互认、学分银行等机制。普通高校、开放大学、在线课程联盟或协作组织以及互联网教育产业,要协同探索,优势互补。
4.跳出互联网教学发展的误区。教育的终级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校的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催化作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包括社会发展性、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团队精神等素养和能力的养成至关重要。因此,课程教学不等于学校教育,互联网教学不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要倡导严谨求实的态度,避免炒作概念、片面夸大作用,把重点放在优化网络教学环境、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线上线下教学相互融合、改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上。
来源:中国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