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国家持续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但目前收费名目较多、乱收费等问题依然突出。丁时勇委员认为,这不仅稀释了政策和改革的“红利”,降低了企业和百姓的“获得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市场发展环境,甚至严重影响和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应全面清理规范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负担。
丁时勇建议,必须做到“收费法定”,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应尽快推出一批制度性、管长远、见实效的清费举措,实现“清费”与“减税”共同发力,从源头上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涉企收费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应带头治“费”,以“自我革命”破除部门利益。通过上下联动,坚决取消事业单位不合理收费,杜绝中介机构利用政府影响违规收费,纠正行业协会商会强制企业入会或违规收费行为,进一步厘清政府机关与协会商会的职能边界。
对确需保留的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丁时勇建议政府要给企业一本“明白账”,将应保留的合理收费项目全部列入收费清单,说明保留的原因,并向全社会公开。凡是清单上没有的,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一分钱也不能收。要充分发挥审计、督查、主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加大对政策落地效果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督促整改涉企收费中存在的问题。要重点关注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情况,切实减少涉企收费自由裁量权。强化信息公开,完善企业调查和举报平台,将收费问题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怎样彻底清理涉企乱收费现象?丁时勇认为,必须建立健全对清理和规范收费政策措施落实不力的追责问责制度,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要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限期整改;对因不作为、乱作为导致的清理规范不到位、构成违纪的,应追究党纪政纪责任;对失职、渎职或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形成的乱收费行为,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