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已经走过普及阶段,进入巩固与提高的发展阶段,这就对作为优质教育第一要素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改革和深化发展必然需要与之配套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但是,我国目前的师范教育师资培养体制却并不能满足教育实践对师资的新需要,难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对此,澳门赌场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深有感触。“师范院校本身只管师资的培养环节,其他一概不用过问,这使得师范院校难以为一线教学实践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师资培养和供应。比如现在高中课程多样化发展,不同学科、课程的专任教师出现结构性余缺和结构性需求波动,师范院校却不能及时知晓并做出迅速改变。”
“学科教学和教育专业训练之间也存在矛盾。”朱晓进说,师范教育体系是在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进行教育专业训练,不但要掌握所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对该学科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教育专业素养也要进一步提高和养成,这就使得师范类的学生要比非师范类学生花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同时进行两者的学习,学习效果很难保证。
朱晓进还提到了全科教师短缺的问题。他说,以前的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的小学教师很多都是全科教师,到了小学能够胜任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等师范学校升格成大专或本科之后,基本都采用大专院校的分专业培养模式,原来的全科教师培养模式逐渐消失。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小学都在开展各具特色的教学改革,全科教师在这些小学课程教学中的独特优势愈加显现出来,尤其是在一些试行“包班制”教学体制的小学,全科教师更是几乎成为必需,但现在的小学已很难招到全科教师。
今年两会期间,民进中央提交了《关于改革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提案》,呼吁加大改革力度,探索建立开放的多样化师资培养模式。
提案建议打破封闭单一的师范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4+1”或“4+2”教育专业硕士,乃至教育博士的师资养成新体制。就是不再区分师范或非师范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4年中,学生在数学、物理、文学等学院集中精力学好学科基础知识,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在硕士1年或2年中,进入专门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接受专业的教育科学训练。
民进中央认为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学科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接受教育专业训练,还可以逐步将教育专业博士(EdD)纳入我国师资培养的新体系,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巩固提高培养和提供更高层次的优质师资。
“除此之外,还应完善配套制度,保障综合、开放的基础教育师资养成模式的建立和顺利运转,比如完善的教师资格证制度和教育专业硕士招生录取制度。”民进中央表示。
2015年实施的以国标、国考、不分师范和非师范为特点的新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已经为我国建立一个开放的教师培养新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条件。但是,现在的资格证制度缺少见习和实习环节,朱晓进建议规定通过国家的教师资格考试后,必须经过教育见习和实习之后,才能颁发教师资格证书。“教育专业硕士的录取条件和培养标准也应明确,规范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和培养过程,建立和完善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