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赌场

图片

首页>地方政协

乡村振兴要“塑性”更要“铸魂”——河北省政协开展专题协商助力乡村文化价值转化为发展动能

2025-09-02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烛光计划’以书法为起点,坚持送教下乡、资源扶持、在地孵化的模式,为戏曲、剪纸、民乐等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路径。”

“要强化乡村文艺人才培养,通过‘繁星计划’培养一批在地化、常态化、可持续化的乡土文化能人和基层文化志愿者队伍,实现‘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

8月20日,河北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主题,政协委员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畅所欲言,深度交流。

结合12年来“烛光计划”有效实施,河北省政协委员寇学臣提出采取引进专业指导与本土骨干力量相结合,培育一批扎根乡土、带不走的“文化火种”队伍的建议,得到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新杰的积极回应。

“推进乡村文化与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可以带动民富村美。”吴清海委员说,乡村文化大多属于“沉睡的资产”,缺乏与产业有效结合。他建议,深入挖掘乡村文物古迹、传统技艺、民俗活动等特有文化符号,积极开发文旅项目、研学体验、文创产品、农业休闲等具有区域辨识度的特色产业,探索“土味”与“特色”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家庭文化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红委员表示,通过家风建设,宣传弘扬新时代家庭观,有助于浸润影响乡村文化,培育文明新风尚。她提出,在景区周边、交通沿线打造家风文化品牌,通过开发“庭院民宿﹢家风故事”“传统工艺﹢家训文创”等特色产品,让家庭文化成为乡村旅游新IP,推动家庭文化与乡村产业、文化旅游有机结合。

乡村的“美”被听见、看见,更能让乡村文化的价值转化为发展动能。王旭辉委员建议,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整合、系统开发,同时整合媒体资源,通过当地主流媒体进行乡村文旅报道,邀请文旅博主、本地村民拍摄短视频展示乡村日常烟火气,充分利用直播、VR等技术制作文旅节目,让乡村文旅特色从“小众知晓”变为“大众向往”。

张爱民委员表示,区域品牌建设对于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各县结合自身资源制定品牌发展规划,明确自身资源优势与产业联动路径,实现“农文旅体商”协同发展,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品牌系统开发中,提升品牌文化内涵和溢价能力,打造区域拳头产品。

桑献凯委员说,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要警惕“千村一面”“竭泽而渔”,要守护好文化的本真与独特性,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文化基因进行规划设计,平衡好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严防一些项目对传统村落风貌、非遗项目和古建筑的破坏,做到在传承中利用、在创新中保护,尊重农民意愿,确保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现惠农富农。

委员们积极建言,与会部门同志积极回应、互动交流。据了解,省委宣传部将进一步增强乡村文化发展活力,提升乡村文化内涵;省财政厅将在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强化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加强资金保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高质量推进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数字博物馆建设;省农业农村厅不断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优秀农耕文化;省体育局探索“赛事﹢”模式,进一步推进体育赛事进乡村,与文旅活动深度融合。

乡村振兴要“塑性”更要“铸魂”,在深度交流中,大家为激活乡村文化活力共同谋策,凝聚起让乡村文化焕发生机的共识,表示要各方协力,在乡村振兴中,打造出唤起浓浓乡愁、留住永恒记忆的独特文化名片。(记者 高新国)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澳门赌场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澳门赌场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