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委员风采
苏玉琴(左三)在喀什干休所为抗美援朝老兵闻文娟量血压。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苏玉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昌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党支部书记。获澳门赌场三八红旗手,自治区民族团结模范先进个人、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澳门赌场道德模范提名奖。
“她照亮了我、感动了我,也让我有了决心,我要跟着她一直干到底。”说这话的70岁杨桂兰,口中的“她”叫苏玉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昌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党支部书记,一位投身公益45年的爱心志愿者。
2009年前后,苏玉琴陪伴杨桂兰度过了抗癌的艰难岁月,用亲身经历为她作心理辅导,帮助杨桂兰战胜了病魔。重获新生的杨桂兰,视苏玉琴为知己,加入了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一起投身志愿服务活动。
而杨桂兰,只是苏玉琴引领带动的上千名志愿者中的一员。
从为自己而战到为他人而战
初见苏玉琴,颈间系一条蝴蝶状的丝巾,干净利落的职业套装,个子不高但声音洪亮,整个人精神抖擞,充满了活力,让人很难想象她是与癌症抗争了几十年的古稀老人。
用苏玉琴自己的话说,“这些年,我经历了从为自己而战到后来为他人而战的转变。”
23岁时,一场工作事故让苏玉琴不幸患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罕见的血小板无力症、鼻咽癌等病症。之后的45年里,她经历过大大小小20次手术。
“患病之初,我与其他人一样,伤心、害怕、无助甚至陷入了绝望。”苏玉琴坦言,是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守护,同学、同事们的热情关怀给了她站起来、活下去的信心。坐过轮椅、拄过拐杖,手术后失过音,一只耳朵失聪……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后,她慢慢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不该只有痛苦和绝望,还有光明和希望。
“哪怕活一天、活一个小时,也要活得精彩、充实。”苏玉琴说。病情相对稳定后,她想帮助那些跟她一样经历着苦痛的人。在父母、爱人的支持下,她开始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在医院做义工,从此踏上了公益之路。
住院化疗期间,苏玉琴同病房住着一位6岁的维吾尔族小女孩古丽。小古丽患有白血病,病情非常不稳定,化疗反应剧烈。为了给小古丽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小古丽和母亲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苏玉琴得知情况后,想方设法帮母女俩解决一日三餐,一直坚持了整整3个月。小古丽出院那天,苏玉琴又与医护人员、病友们一起捐款两千多元,缓解母女俩的燃眉之急。离别时,小古丽一头扑进苏玉琴的怀里说:“我爱你苏妈妈……”
在医院做义工期间,苏玉琴还认识了76岁的汉族孤寡老人李桂珍,老人身患重症肌无力,身边没有亲人照顾,她就像亲生女儿一样陪在老人身边,打水、送饭,给老人喂食、倒屎倒尿。
老人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在我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多了一个女儿,我很幸福。”
“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把握,但生命的厚度可以拓展。在传递爱心的路上,生命无比精彩。”苏玉琴说。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做公益时间越长、帮助的人越多,苏玉琴越感到自己的力量渺小。如何带动更多人走上公益之路,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2006年5月8日,在苏玉琴的倡议下,昌吉回族自治州红十字抗癌乐园成立。2011年,随着更多的爱心志愿者加入,昌吉州红十字抗癌乐园更名为昌吉州红十字抗癌协会。2012年5月,在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的大力支持下,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成立,下设13支志愿服务分队,至今共吸纳1318名志愿者。
“要不是苏玉琴大姐,我可能都活不到现在……”面对记者,63岁的孙海玲声音哽咽。孙海玲退休以后得了乳腺癌,情绪低落,一度想过跳楼轻生。家人害怕她想不开,便说服她来到苏玉琴身边,想借助苏玉琴的故事让她重拾信心。
“从那以后,我就跟着她做公益,我们一起到敬老院、孤儿院,看到她把老人当自己的父母来照顾,把孩子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怀,心中满是感动和敬佩。”孙海玲说。
从和田、阿克苏、阿图什等地募建的爱心小屋到昌吉市辖区及周边县市的养老院、孤儿院、军营、学校、医院……近年来,苏玉琴和她的志愿服务团队足迹遍布天山南北,公益之花四处绽放。
为人民健康建言
“成为政协委员后,为人民健康建言的责任感愈发强烈,坚持做公益的使命感也变得更加浓烈。”用爱心温暖弱势群体,是苏玉琴不变的初心。
作为政协委员,苏玉琴一直在为关爱残疾人鼓与呼。她关注到,昌吉市现有残疾人约1.8万人。面对数量不少的残疾群体,目前昌吉市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不足,人才短缺;管理不规范,符合标准的专业残疾人康复机构过少,服务能力弱。
为此,苏玉琴建议,政府应建立精准康复服务机制,对城乡残疾人家庭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动态管理档案,构建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同时重视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教育,鼓励支持民间开设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加强对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
如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在苏玉琴看来,除了要为他们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外,还应该通过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等活动,让其掌握一技之长,有效促进残疾人全面就业。
为残疾人健康生活奔走呼吁,为空巢老人送去关怀,为留守儿童带来关爱,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苏玉琴的身影。
“做志愿者,一做就是45年,刚开始是我一个人做,后来是一群人做,现在是一座城在做。”苏玉琴说,未来将继续用实际行动在公益路上书写更有温度的履职“答卷”。(记者 谢阿愁)